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问答 > 正文

布氏杆菌多久变慢性 布氏杆菌何时会成为慢性感染?

什么是布氏杆菌?

布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,是一种引起人类布鲁氏菌病的致病菌。这种病原体能在人和动物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病理反应,导致全身性疾病。它具有病原性强、易扩散等特点。

布氏杆菌什么时候会发展为慢性感染?

布氏杆菌感染最常见的表现是急性病程,但约5% ~ 10% 的患者会出现慢性感染。慢性病程继发于原来急性和亚急性病程,主要特点是病人长期带菌,一般体征不明显,但病情不稳定。

病程发展至慢性感染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,具体时间长短因人而异。早期进行规范治疗可避免病扩散和成为慢性感染。

布氏杆菌慢性感染的主要表现有哪些?

布氏杆菌慢性感染的主要表现包括:

1、长期畏寒、乏力、易疲劳;

2、头晕、头痛;

3、可有不规则热,有时隐性发作。

这些表现一般都持续数月,甚至达数年之久,病情反复波动。此外,布氏杆菌可能引起一些机体器官病变,如脉管炎、关节炎、肾脏移植术后的感染等。

如何预防布氏杆菌感染的慢性化?

为预防布氏杆菌感染的慢性化,应遵照以下预防措施:

1、加强环境卫生,避免和感染动物接触,特别是不要饲养饲料不洁的动物,以免被其污染;

2、对高危人群加强检查,如常在与牛、羊、猪接触的人员、乳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人员、实验室工作人员等;

3、提高个人防护意识,减少外出,避免吃生冷食品,在室内尽可能保持空气流通。

展开全文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