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问答 > 正文

标本存放一般放多久 标本保存多久合适

1、标本存放温度对保存时间的影响

标本的存放温度对保存时间会有很大的影响,一般常见的标本存储温度有常温、4℃、-20℃和液氮。

常温下保存的标本保存时间最短,一般不超过24小时,容易被细菌、真菌等微生物感染,导致标本失去原有的形态和结构。

4℃下保存的标本,保存时间可以维持在数天到数周不等,较难被微生物污染,是保存标本的常见温度。

-20℃下保存的标本,可以存储几个月到几年不等,但容易造成冷冻损伤。

液氮保存的标本,可长期保存,保持良好表面形态,并防止微生物感染,但是需要在液氮中保存并进行严格防护,否则会因液氮渗透而失去原有的形态。

2、标本种类对保存时间的影响

不同种类的标本保存时间也各不相同,根据标本类型而定。

新鲜的组织标本可以在室温下保存2-3天,需要在保存过程中及时避免微生物感染,否则容易失去原有形态并导致DNA的分解。

血液标本保存的时间较短,最好在24小时内进行检测。

粪便标本在4℃下保存不超过48小时,液体标本四度下保存一般不超过7天,冰冻后可以保存较长时间。

细胞培养标本一般需要定期更换培养物,并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提取和保存。

3、标本包装对保存时间的影响

合适的标本包装可以有效地延长标本的保存时间。

固体组织标本在保存过程中需要采用专门的缓冲液保护标本,以减少代谢的运动,延长保存时间。

液体标本在采集后需要严密密封,以免挥发和外部污染。

血浆标本最好是采用专用离心管,在离心时应该转速越高越好,离心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,以尽量减少血浆中细胞和纤维蛋白原产生的影响。

4、数据所需依据对保存时间的影响

标本的保存时间往往会受到数据所需依据的影响。

如果标本是为常规的临床检测所需,保存时间较短,可以在数天到数周内完成检测;如果用于科研或检测需要进行追溯的研究,标本的保存时间就需要更长。

在进行科研研究时,由于研究的目的、内容和涉及的专业领域不同,对标本的保存时间也会有较大的差异。

因此,每个实验室的标本保存时间都应该建立在实践或科学研究基础上,同时注重标本选取、采集、处理和保存等环节的质量控制。

展开全文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