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微小结节是指直径小于3cm、CT表现为实性或非实性,往往是偶然发现,在目前的影像技术下已经成为了肺部最为普遍的异常体征之一。对于肺微小结节的随访,不仅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,还关系到病人的健康状况。
根据结节大小的不同,对应的随访时间也有所不同。对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节,以及既往CT未见相关结节病史者,通常只需进行一次随访CT,并在1年后再次检查,如果微小结节没有明显变化,就可以放心了。
但是,如果是5-10毫米左右的小结节,随访的时间需要更加频繁,建议6个月或3个月进行一次CT检查,具体要视乎结节的组织学特征和CT影像学表现。超过1cm的结节,就需要进行治疗,如手术或放疗等治疗。
另外一个影响随访时间的因素就是结节的形态。根据CT影像表现,结节可以主要分为三类,分别是团样型、球形型和分叶型。其中,团样型结节生长缓慢,通常表现为磨玻璃影,不易恶变,对应的随访时间也会相对较长,每6个月或1年一次CT检查即可。
相反,球形型和分叶型结节表现为实性结节,生长速度较快,多数原因是癌症转移、原发癌,恶性程度更高,所以随访时间要明显缩短,建议3个月或3个月以上进行一次CT检查。
除结节的直径大小和形态外,患者个体的相关因素,例如年龄、性别等,也会对肺微小结节的随访时间造成一定的影响。比如说,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容易患上微小结节,且通常会生长得更快,所以建议随访周期要缩短。
另外,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,如果发现了微小的肺结节,建议尽早治疗,因为年龄越大,身体机能下降,反应能力也会减弱,治疗难度和治愈风险也随之更大。
肺微小结节危害大,但不是每个人都要随访,只有符合相关指标的患者,才有必要进行定期随访。总之,在治疗过程中,建议患者多与专业医生进行交流,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,希望大家都能切实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。